發展期限
時間年限
主要特點
低速成長期
1979年—1989年
改革開放前十年間,國內不銹鋼的需求量開始有所增長,產能小幅增長,總體發展比較緩慢。
漫長發展期
1990年—2000年
需求高速增長,表觀消費量平均年增長率為17%;進口量逐年增長,9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不銹鋼進口國。
高速發展期
2002年—2007年
需求增長加快,2001年開始,中國蟬聯世界第一大不銹鋼消費國;生產量增長迅猛,2006年產量530萬噸,首次躍居世界第一位;2007年產量高達720.6萬噸;產能的增速和增量已經遠遠超越了消費量的增長。
緩慢調整期
2008初—2008末
由于金融危機的波及,導致了國內外不銹鋼需求減弱,2008年我國不銹鋼產量、進出口量和表觀消費量同比都出現了負增長。
角色轉型期
2009年-2010年
產量和表觀消費量再次高速增長,其中產量的增長速度大幅超過需求增長速度,開始出現總體產能過剩的局面。2010年5月份首次實現不銹鋼出口量大于進口量,截至2010年年底實現凈出口47.04萬噸,實現了不銹鋼凈進口國到凈出口國的角色轉型。
當前探測期
2011年--
2011年上半年中國不銹鋼產量達620萬噸,同比增長13.5%。2011年前10個月全球不銹鋼粗鋼產量已經創歷史新高。中國實現了歷史上最高的不銹鋼產量增長18%。